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管理学院2022版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 日期:03-24  点击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代码:120103

学位类型:管理学学士学位  标准学制:4

特别说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陕西省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陕西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跟科技创新步伐,立足西部,依托本校土木工程学科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工程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与工程管理相关的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了解工程管理领域发展前沿知识,具备科学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全球视野,能够综合运用工程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承担工程咨询、工程项目管理、行业管理、城乡建设管理、房地产等领域的管理、科研和开发工作,具备获得工程管理领域各类注册执业资格和相应技术职称,成为宽口径、厚基础、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强实践、能创新的复合型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

学生毕业五年后,应达到如下五个目标:

目标1掌握完善的工程管理专业知识,能运用城乡建设、房屋建筑相关的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领域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

目标2专职能力达到注册建造师、或注册造价师、或注册监理师、或注册咨询工程师等注册执业资格的要求。

目标3拥有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身心健康,有能力面对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挑战。

目标4具有行业发展前瞻性和引领行业发展的潜质,拥有全球视野、较强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目标5富有科学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执着信念、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运用能力: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信息技术等知识,能够交叉融合相关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用以解决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

1.1 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知识,能够对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科学抽象和表述。

1.2 掌握力学原理和方法、房屋建筑及其相关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具备对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并给出解决途径的能力。

1.3 掌握工程管理基础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法律知识及信息技术方法,具备将多学科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对工程管理领域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推演、仿真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问题分析能力: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识别、判断工程管理领域中复杂问题的基本特征、关键环节,并正确表达,通过对比、推理、分析以及文献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基本原理,识别、判断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复杂问题。

2.2 能够运用工程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信息技术,识别和表达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复杂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

2.3 能够合理运用工程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信息技术,识别、判断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复杂问题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环节,并对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

2.4 能够合理运用工程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信息技术,对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综合判断,通过对比、推理、分析以及文献研究,并得出有效的结论。

3设计/开发能力:能够针对城乡建设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方案或管理流程,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能够统筹考虑技术、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健康、安全、环境等因素。

3.1 能够针对在工程管理领域的特定需求,确定工程基本单元的设计/开发目标,或者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完成设计/开发工作。

3.2 能够对城乡建设管理方案、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工艺流程等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体现创新意识。

3.3 能够在设计/开发工作中统筹考虑技术、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健康、安全、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力:能够基于工程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相关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包括设计实验、社会调查、工程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等,利用先进的设备、软件工具对相关问题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智能分析,归纳并总结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够根据城乡建设和工程项目对象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实验数据;

4.4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力:能够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勘测、制图、建模、计算、设计、数据分析等现代工程工具,熟练使用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软件对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仿真,并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现代工程常用的仪器、工程工具的基本原理,了解各类工程软件的使用条件、基本参数要求等。

5.2 能够选择和运用现代工程勘测、制图、检测、计算、工程软件等技术,对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仿真和设计。

5.3 能够恰当地综合运用互联网软件、参数化建模软件、虚拟仿真软件、工程分析软件对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评价能力:能够基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各项技术和经济评价标准,对工程管理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结合法律、社会、文化、健康、安全、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6.1 了解工程管理领域相关的各项技术和经济评价标准、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并理解不同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分析并综合评价建设工程中的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就建设活动在技术、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合理分析和判断,并理解工程建设管理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7可持续发展意识: 能够理解并科学评价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中涉及的工程实践活动对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内涵,知晓和理解环境、资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理解经济与环境、资源、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7.2 能够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各项工程建设活动给当地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资源和生态造成的各种损害及隐患,秉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8职业规范:富有科学精神,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了解中国国情,坚守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各项工程实践活动中遵守职业伦理和行为规范,具有责任担当、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精神。

8.1 富有科学精神,具有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了解中国国情,坚守国家和集体利益,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8.2 在工作中坚守诚实信用原则以及职业道德规范,敢于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对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进行抵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对工程建设领域中出现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

8.3 理解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管理者对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应负的社会责任,并在工作中自觉饯行。

9团队合作能力:在解决工程管理活动中的复杂问题时,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能够组织和管理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团队,并在其中承当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承担应有的责任。

9.1 知晓个人在团队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并负相应的责任。

9.2 具有主动配合团队其他成员完成其任务的意识和能力,并负相应责任。

9.3 具有组织、协调及管理团队的能力,能够组织和管理多学科专业背景的团队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并负相应的责任。

10沟通能力:能够就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交流、撰写报告、清晰表达,具备全球视野,具有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10.1 以撰写报告、陈述发言、设计方案、明确表达和发出或回应指令的等多种形式,就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与同行或者社会公众进行沟通交流。

10.2 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具有全球视野,了解国内外行业发展最新动态,能够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各项工程建设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不同看法,并可与之进行有效的专业沟通。

11项目管理能力: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方法,结合工程管理领域的专业特点,具有在多学科条件下,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实现对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11.1 掌握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方法,将其与工程管理专业特点进行有效融合,形成在多学科条件下的项目管理技能。

11.2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建设活动中,运用适合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能,对工程建设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12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预见到在未来的专业领域中将要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挑战,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各项技能,具有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能力,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

12.1 理解专业技术应用条件极其局限性,可预见未来将面临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挑战。

12.2 具有对现有专业技术进行总结和综述的能力。

12.3 善于思考,主动学习,在现有专业技术条件下,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12.4 在具体任务环境下,具有区分知道与不知道的能力。

12.5 能够进行自我管理、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避免习惯性干扰。

三、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持关系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运用能力)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力)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能力)

毕业要求4(研究能力)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力)

毕业要求6(工程评价能力)

毕业要求7(可持续发展意识)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

毕业要求9(团队合作能力)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力)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能力)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能力)

四、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五、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学分

1

专业核心基础课

建筑力学I

4.5

2

结构力学

4.0

3

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2.5

4

管理学

2.0

5

经济法

20

6

运筹学

2.5

7

工程经济学(双语)

2.5

8

建筑材料

3.0

9

建设法规

2.0

10

建筑工程施工

2.0

11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2.5

12

专业方向核心课

专业方向必修课

工程合同管理

2.0

13

工程估价

2.5

14

工程项目管理

2.5

15

城市空间与利用

2.5

16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

2.0

17

专业方向一

建筑企业管理

2.0

18

工程造价管理

2.0

19

BIM技术原理与应用

2.5

20

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2.0

21

专业方向二

经济地理学

2.0

22

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双语)

2.0

23

区域分析与规划

2.0

24

城市更新与修复

1.5

六、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可进行成绩学分转换的课程

可转换的课程

学分

备注

大学生就业指导

1.0

1.全国大学生智能建造与管理创新大赛;

2.全国高校房地产创新创业大赛;

3.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4.“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5.“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6. 全国大学生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

以上竞赛获得省级二等奖及以上,或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可以转换学分。每次转换一门。

商业计划书训练

2.5

工程项目数字大脑设计训练

2.0

神经工程管理

2.0

注:1.学生应填写《本科生创业创新竞赛获奖课程成绩及学分申请表》,按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转换课程成绩及学分实施办法》执行。

2.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可转换的课程以此表为依据。

劳动教育课程

序号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

学分

课程性质

总学时/劳动教育学时

1

劳动教育线上课程

劳动通论

/

必修

32/32

(三选一)

2

劳动教育线上课程

对话大国工匠

致敬劳动模范

3

劳动教育线上课程

大学生劳动教育

4

集中实践环节

劳动教育I

1

必修

32/32

:劳动教育课为实践课程,32学时,1个学分,课程分四个阶段,每学期学期完成一个阶段,每阶段8学时,四个阶段全部完成,方可获得课程学分。劳动课程采用体力劳动形式,不安排理论内容。

八、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的关系

详见附表1

、毕业条件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必须按培养方案要求获得不低于177的总学分,其中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环节的144学分、不低于33的选修环节的学分,选修环节必须取得10个及以上的通识拓展课程学分(学生须取得2个及以上先进文化类通识拓展课学分、2个及以上美学艺术类通识拓展课学分、1个自然科学类通识拓展课学分)方可毕业。

、授予学士学位条件

工程管理学生本科毕业时,符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 》,学生必须取得10个及以上的课外素质教育学分,方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教学计划

详见附表2-附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