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管理学院2025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 日期:11-12  点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专业代码:120108T

学位类型:管理学学士学位  标准学制:4年

特别说明:无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大数据战略和数字经济发展需求,聚焦智慧城市、智慧工地、商务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数据价值挖掘与智能决策核心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系统的数据科学思维和卓越的工程技术能力,掌握大数据采集治理、建模分析、系统开发及商业智能应用的全链条技术,能够独立承担数据资产管理、智能决策支持、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等关键任务,具有解决跨领域复杂数据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兼具工程伦理意识、跨界协作能力、技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毕业5年后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具备扎实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理论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数据在数字化社会、尤其是智慧建造和数字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把握行业变革与时代需求。

目标2:掌握大数据建模、数据分析、可视化、智能决策等核心工具与方法,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智慧工地、智慧城市、金融科技、商务智能等领域实际问题,突出跨界创新与综合实践能力。

目标3:具备现代管理理念,能够胜任数据管理、数据治理、信息系统设计与项目管理,具备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及组织协调能力,推动数据驱动的建筑业转型与升级。

目标4:具备自主学习与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及时把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趋势,不断拓展国际化视野,适应全球数字经济和新技术变革,为今后在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或行业领域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毕业要求

0.工程伦理与社会责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数据管理与应用工作中自觉遵守相关法规与行业规范,维护工程项目的社会公信力。

指标点0.1 理解并自觉遵守大数据与信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恪守职业道德。

指标点0.2 具备以人为本的伦理理念,能在智慧工地、智慧城市等实际环境中主动识别和履行社会责任。

指标点0.3 能结合具体实践,落实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体现综合社会责任感。

1.数理与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工程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机基础以及管理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发展和创新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指标点1.1 理解和掌握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理论,并能在专业领域进行综合应用。

指标点1.2 熟悉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所必需的数据结构、算法及主流软件工具。

指标点1.3 理解建筑工程等领域在与大数据结合中的基础知识及其实际需求。

2.大数据分析能力:能够针对大规模真实数据集,运用恰当方法完成高质量的数据建模、分析和挖掘,为行业应用提供科学支持。

指标点2.1 熟练进行数据的采集、整理、预处理以及清洗,保证数据分析基础有效。

指标点2.2 能自主完成数据的统计建模、特征工程及相关数据挖掘任务。

指标点2.3 灵活运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处理智慧工程、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的实际数据分析问题。

3.专业核心技能:掌握数据存储、处理、开发与治理等核心技能,能够独立胜任数据系统开发与管理的信息化岗位。

指标点3.1 能熟练设计和维护关系型及非关系型数据库,并进行大数据平台的日常管理。

指标点3.2 能制定并执行数据治理方案,提升数据质量和数据资产管理水平。

指标点3.3 运用编程技术高效搭建和实现数据驱动的管理信息系统。

4.系统开发与集成能力:具备规划、开发、部署和集成大数据系统的能力,能够胜任多场景下的数据系统实施与优化工作。

指标点4.1 能参与包括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在内的大数据系统开发各环节,具备较强的工程实现能力。

指标点4.2 能在云计算和分布式架构环境下,开展复杂数据处理与系统集成。

指标点4.3 能将大数据平台与实际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实现部署、测试与运行维护的闭环。

5.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了解现代企业组织与管理原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协调团队,提升数据项目的执行效率与团队效能。

指标点5.1 掌握企业管理理论与组织协调技巧,能够为数据项目建立清晰的目标与流程。

指标点5.2 具备在多学科、跨部门环境下调度与整合资源的能力。

指标点5.3 能围绕企业和行业发展需求,推动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与流程再造。

6.创新能力与项目实践:能够结合行业前沿趋势,提出创新性的数据解决方案,并具备实际推动落地项目的能力。

指标点6.1 能洞察行业创新机会,提出具备前瞻性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指标点6.2 能够独立或带领团队开展完整的数据应用项目实践,包括方案设计与结果评估。

指标点6.3 在实际项目中,具备流程规划、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综合能力。

7.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在智慧工地、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多种场景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的能力。

指标点7.1 能针对行业真实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建模与优化。

指标点7.2 积极参加实习、调研、实践竞赛等活动,主动积累行业工程经验。

指标点7.3 能胜任企业、政府或科研机构等不同环境下的大数据工程相关任务。

8.自主学习与终身发展:具备自我驱动、自主学习能力,善于跟踪大数据及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实现持续成长。

指标点8.1 主动获取与更新行业新知,形成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指标点8.2 能够紧跟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优化个体能力结构。

指标点8.3 能持续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拓展专业视野。

9.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善于沟通与表达,能够在多元背景下有效融入团队并推动团队合作达成共识。

指标点9.1 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有关项目和专业技术的观点。

指标点9.2 能通过口头、书面或远程手段,精准传递信息并反馈意见。

指标点9.3 能在多学科、跨部门的团队中有效发挥分工与合作,达成团队目标。

10.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了解大数据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具备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指标点10.1 能清晰认识大数据产业及相关工程的国际标准与全球化发展动向。

指标点10.2 有能力参与国际化项目、跨国合作与中外交流活动。

指标点10.3 能主动关注“一带一路”等国家大数据产业政策,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11.综合素质与职业规划: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与规划。

指标点11.1 拥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复合型知识结构,提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标点11.2 能将专业知识和能力有效应用于个人成长、团队发展及行业进步中。

指标点11.3 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合理规划未来深造、就业及职业技能提升路径。

三、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矩阵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毕业要求0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注:对毕业要求支撑的培养目标栏中打“√”。

四、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课程模块课程名称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JAVA语言程序设计2.5
2专业基础课程数据库系统原理3.5
3专业基础课程管理统计学2.5
4专业基础课程运筹学Ⅱ4.0
5专业基础课程信息资源管理2.0
6专业基础课程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2.5
7专业方向课程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算法原理2.5
8专业方向课程商业数据分析2.5
9专业方向课程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2.0
10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电子商务2.0

五、“课赛一体化”课程及学分转换

“课赛一体化”课程名称对应竞赛名称获奖要求可转换课程名称转换课程学分
创业类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
电子商务三创赛
商业精英挑战赛
省级一等奖及以上
省级一等奖及以上
省级特等奖及以上
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
电子商务2.5
数据分析类竞赛
学校认定各项B类竞赛中的数据分析赛道: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正大杯”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
电子商务三创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
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
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
省级特等奖及以上

省级特等奖及以上
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
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2.5
程序开发类竞赛
学校认定各项B类竞赛中的程序开发赛道: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
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

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
Java语言程序设计3.5

注:1.“对应竞赛名称”应与学校竞赛分级分类目录一致,未在目录内的竞赛

原则上不予进行学分转换;

2.“获奖要求”应明确、具体,原则上省级及以上获奖方可申请学分转换。

六、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符号表示相关度:H-高度相关;M-中等相关;-弱相关。

序号课程名称毕业要求0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毕业要求7毕业要求8毕业要求9毕业要求10毕业要求11
(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




HH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




HH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M




HH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M




HH



5思想道德与法治M




HH



6形势与政策1M




HH



7形势与政策2M




HH



8形势与政策3M




HH



9形势与政策4M




HH



10大学英语1



M



H
L
11大学英语2



M



H
L
1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拓展课1



M



H
L
13大学英语4/大学英语拓展课2



M



H
L
14大学体育1H





M
L

15大学体育2H





M
L

16大学体育3H





M
L

17大学体育4H





M
L

18军事理论M





MH


19高等数学Ⅰ
MM
H






20线性代数A
MM
H






2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MM
H






22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HH








23计算方法
HH








24随机过程
HH








25大学生劳动教育M







HH
26心理健康






H


H
2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H


H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28工程制图Ⅱ











29管理学H




MH

M
30经济法H




M


H
31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HHMH





H
32数据库系统原理
HHMH





H
33计算机网络及应用
HHHH





H
34IT项目管理





MH

MH
35基础会计学HHH






M
36经济学原理HHH


H


H
37数据结构HHHMH






38信息资源管理H




MH

MH
39JAVA语言程序设计
HHM
H




H
40微机原理
HHH






H
41管理统计学
HHHMH





42运筹学Ⅱ
MM
M






43信息经济学HHH
M






44工程经济学HHH


H




45操作系统

HH
H




H
46人力资源管理

H


HH

H
47专业外语1



M


H

L
48专业外语2



M


H

L
(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49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HHM
M





50数据库系统分析与设计
HHMHM





51Web工程技术及应用
HHM
M





52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HHMHM





53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HHHMM





54绿色项目管理H




HHH


55物联网原理及应用
HHH







56大数据分析编程基础
HHMMM





57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
HHMHM





58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
HHMMM





59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算法原理
HHHM






60商业数据分析
HHHM






61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HHHH






62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HHHH






63微信小程序开发技术与应用
HHM
M





64人机交互界面设计HHHM






H
65数字孪生与智慧城市


HHH





66设施智慧运维


HHH





67ArcGIS空间分析
HH
MM




H
68区块链与城市管理
HH
H





H
(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
69商业与调研类竞赛写作





H
MMM
70创新创业基础





HMHHH
71创业管理





H
HHH
72电子商务
HHMH

HMMM
73财务分析学





H




74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HHH
75神经工程管理



HH





(5)独立设课实验模块
76计算机技术基础与实践
HHH







77信息管理综合实验
HHM



HH

78大数据处理实践
HH
H


HH

(6)集中实践教育教学模块
79军事技能M





MH


80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HHHHM





81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课程设计
HHHHM





82数据库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
HHHHM





83运筹学Ⅱ课程设计
HHHHM





84Web工程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
MMMHM





85大数据分析编程基础课程设计
MMMHM





86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设
MMMHM





87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与工具课程设计
MMMHM





88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MMMHM





89数据统计分析与可视化课程设计
MMMHM





9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实训
MMMHM





91认识实习
LHHHM





92生产实习
MMHMMLHHHHL
93毕业实习
MMMMH





94毕业设计HMMMMMHHHHHM

七、毕业条件

学生在修业年限内须按培养方案要求获得不低于160的总学分,且应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必修环节的110学分,不低于60的选修环节学分,其中,选修学分中应包含不低于10个的通识拓展课程学分,方可毕业。

通识拓展课程学分修读应符合学校规定:学生须取得先进文化类课程2学分、美学艺术类课程2学分、心理健康课程2学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1学分,完成32学时劳动教育学习实践,合格通过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须取得自然科学类2学分。

八、授予学士学位条件

学生本科毕业时,符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达到毕业学分要求,且符合教学计划附件中课外素质教育学分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体系结构拓扑图

十、教学计划

详见附表1-4



专业负责人(签字):


学院院长(签字):


                 学院(盖章)